


“八先八后” 排除電腦故障
一、先調查,后熟悉
無論是對自己的電腦還是別人的電腦進行維修,首先要弄清故障發生時電腦的使用狀況及以前的維修狀況,才能對癥下藥。此外,在對其電腦進行維修前還應了解清楚其電腦的軟硬件配置及已使用年限等等,做到有的放矢。
二、先機外,后機內
對于出現主機或顯示器不亮等故障的電腦,應先檢查機箱及顯示的外部件,特別是機外的一些開關、旋鈕是否調整外部的引線、插座有無斷路、短路現象等,不要認為這些是不關緊要的小處,實踐證明許多用戶的電腦故障都是由此而起的。當確認機外部件正常時,再打開機箱或顯示進行檢查。
實例解析――
一電腦在搬動位置后出現主機不亮(主機風扇也不轉)的故障,該用戶認為是主機電源年久失修被損毀,打開機箱準備拆下電源更換。筆者觀察其主機和顯示器分別用一根電源線從電源插座連接,而顯示器顯示正常。本著先簡單后容易的原則先將主機的電源插頭換一個電源插孔試之,無效,便將正常使用的顯示器電源線取下連接主機,主機恢復正常。將問題線接上顯示器,也不亮,證明問題就來自這看似不起眼的電源線(內部斷路)。
三、先機械,后電氣
對于光驅及打印機等外設而言,先檢查其有無機械故障再檢查其有無電氣故障是檢修電腦的一般原則。例如CD光驅不讀盤,應當先分清是機械原因引起的(如或光頭的問題),還是由電氣毛病造成的。只有當確定各部位轉動機構及光頭無故障時,再進行電氣方面的檢查。
實例解析――
一個用了一年多的光驅,故障現象為讀不出盤。筆者接手后,拆開光驅先觀察了一下光驅的內部結構狀況,此款光驅為全鋼結構,一般應不會存在較嚴重的機械情況,筆者也沒有急于在它的光頭和加大激光頭功率上進一步“摧殘”它。放進一張碟片,筆者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碟片的旋轉及光頭給件的動作,下進等電機的進退情況,發現碟片的旋轉基本正常,電機的進退也沒太大問題,反而光頭組件在空載或加碟片的情況下,在滑動桿上滑動十分吃力,關掉電源,用手輕輕推了幾下光頭組件使其在桿上滑動,有很明顯的遲滯感。這時筆者再重點觀察這款光驅的滑動桿,見其上邊原本應白色的潤滑油已變成了淺黑色,拿到光線較強的地方甚至可見密密的灰塵雜質,難怪滑動不靈活了。先用純酒精將滑動組件上的已含雜質的潤滑油清理干凈,然后再重新加上新的潤滑油,然后重新試機,讀盤恢復正常。
四、先軟件,后硬件
先排除軟件故障再排除硬件問題,這是電腦維修中的重要原則。例如WINDOWS系統軟件的被損壞或丟失可能造成死機故障的產生,因為系統啟動是一個一步一個腳印的過程,哪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錯誤,如果存在損壞的執行文件或驅動程序,系統就會僵死在這里。但電腦各部件的本身問題,插接件的接口接觸不良問題,硬件設備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
新文章:
- CentOS7下圖形配置網絡的方法
- CentOS 7如何添加刪除用戶
- 如何解決centos7雙系統后丟失windows啟動項
- CentOS單網卡如何批量添加不同IP段
- CentOS下iconv命令的介紹
- Centos7 SSH密鑰登陸及密碼密鑰雙重驗證詳解
- CentOS 7.1添加刪除用戶的方法
- CentOS查找/掃描局域網打印機IP講解
- CentOS7使用hostapd實現無AP模式的詳解
- su命令不能切換root的解決方法
- 解決VMware下CentOS7網絡重啟出錯
- 解決Centos7雙系統后丟失windows啟動項
- CentOS下如何避免文件覆蓋
- CentOS7和CentOS6系統有什么不同呢
- Centos 6.6默認iptable規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