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盤故障排除
添加時間:2010-11-13
添加:
admin
1、更換硬盤導致無法啟動:故障現象:升級硬盤時為硬盤分好區后,再將原硬盤的數據復制到新硬盤中,這個過程一直正常,但是取下原硬盤后,新硬盤無法啟動電腦,系統提示:“PRESS A KEY RESTART”。故障分析與處理:估計是分區是沒有激活新硬盤的主分區,造成的硬盤無法引導的故障。只需要再利用Windows 98啟動盤啟動到DOS操作系統,重新運行FDISK,激活硬盤的主分區即可。
2、解決大容量硬盤的分區問題:故障現象:將新購買的120G硬盤連接到電腦上時,BIOS能夠檢測到硬盤并正確識別硬盤的容量,但在使用FDISK分區時FDISK檢測到的硬盤容量不對。故障分析與處理:對于FDISK不能進行的分區,可使用DM軟件或DISKGEN等軟件來對硬盤進行分區。因為FDISK不支持大容量硬盤,而DM軟件或DISKGEN等軟件則沒有這種容量限制。
3、硬盤有壞道無法分區:故障現象:一塊硬盤無法進行分區,進行磁盤掃描程序時也不能通過。故障分析與處理:估計應該是硬盤存在壞道造成的。如果壞道現象不嚴重,可通過Partition Magic軟件將其屏蔽,如果壞道較多,建議更換硬盤。
4、未激活硬盤主引導區故障:故障現象:一塊硬盤在進行分區,使用format C;/S命令格式化硬盤后,用硬盤啟動電腦時出現“Invalid Specification”的提示。故障分析與處理:應該是對硬盤進行分區時沒有激活硬盤的主分區造成的。只需要使用DOS系統盤啟動電腦后,重新運行FDISK命令,激活硬盤的主分區即可。
5、解決硬盤引導區損壞的故障:故障現象:一臺電腦無法正常啟動,無論是通過軟驅、光驅還是硬盤,在啟動時硬盤燈都是長亮狀態。故障分析與處理:進入BIOS后發現,BIOS可正確檢測到硬盤的參數,估計硬盤應該沒有損壞,將硬盤作為從盤連接到其他電腦上后,啟動電腦進入到DOS操作系統,用dir命令可查看到故障硬盤的目錄和文件,看來硬盤的分區表也沒有損壞,估計不能引導操作系統是因為硬盤的引導區遭破壞造成的。用sys命令向故障硬盤的C盤傳送引導文件后,再將故障硬盤單獨接在電腦上。重新開機后系統能正常進入操作系統,故障排除。
6、硬盤零磁道損壞故障:故障現象:電腦在啟動時出現故障,無法引導操作系統,系統提示“TRACK 0 BAD”(零磁道損壞)。故障分析與處理:由于硬盤的零磁道包含了許多信息,如果零磁道損壞,硬盤就會無法正常使用。遇到這種情況可將硬盤的零磁道變成其他的磁道來代替使用。如通過諾頓工具包DOS下的中文PUN8.0工具來修復硬盤的零磁道,然后格式化硬盤即可正常使用。
7、處理硬盤的壞道:故障現象:系統運行磁盤掃描程序后,提示發現有壞道。故障分析與處理:磁盤出現的壞道只有兩種,一種是邏輯壞道,也就是非常關機或運行一些程序時出錯導致系統將某個扇區標識出來,這樣的壞道由于是軟件因素造成的且可以通過軟件方式進行修復,因此稱為邏輯壞道;另一種是物理壞道,是由于硬盤盤面上有雜點或磁頭將磁盤表面劃傷造成的壞道,由于這種壞道是由于硬件因素造成的且不可修復,因此稱為物理壞道。對于硬盤的邏輯壞道,在一般情況下通過Windows操作系統的Scandisk命令修復,也可以利用其他工具軟件來對硬盤進行掃描,甚至可用低級格式化的試為修復硬盤的邏輯壞道,清除引導區病毒等,但低格對硬盤極為損傷,建議不要采用這種方式。對于硬盤的物理壞道,一般是通過分區軟件將硬盤的物理壞道分在一個區中,并將這個區域屏蔽,以防止磁頭再次讀寫這個區域,造成壞道擴散。不過對于有物理損傷的硬盤,建議將其更換,因為硬盤出現物理損傷表明硬盤的壽命也不長了。
8、解決硬盤的物理壞道:故障現象:一塊20GB的硬盤分為3個區,C盤4個G,D盤6個G,剩余的空間分配為E盤。最近出現故障,每次在啟動電腦的時候都會運行磁盤掃描程序掃描D盤,而且在掃描到10%時就停止不前了,跳過磁盤掃描程序后電腦能正常使用。故障分析與處理:應該是硬盤有物理壞道造成的。由于硬盤的物理壞道一般不能修復,所以處理硬盤物理壞道最好將其屏蔽。可用Windows 98系統啟動盤啟動電腦,運行fdisk命令對硬盤重新進行分區,還是將C盤分為4個G,并劃分1.4個G的空間為D盤(由于磁盤掃描程序是檢測到原來D盤的10%左右時不能通過的,所以可大概計算出壞扇區的位置在硬盤的4+(20-4)×10%=5.6G處),然后劃分500MB空間為E盤(為了將整個壞扇區都包括在一個單獨的分區中,所以將壞扇區的空間分的大一點)。劃分4個G左右為F盤,最后將剩余的空間劃分為G盤。空間劃分好后,將劃分出來的500M空間所在E盤刪除掉,以后硬盤的磁頭就不會再訪問這個區域了。對硬盤的分區完成后,重新啟動電腦對硬盤進行格式化操作后,就可以安裝操作系統了。在安裝好Windows操作系統后,可通過Partition Magic軟件將原來劃分的D盤和F盤合并成一個分區。這樣,硬盤的物理壞道就被軟件屏蔽了。
2、解決大容量硬盤的分區問題:故障現象:將新購買的120G硬盤連接到電腦上時,BIOS能夠檢測到硬盤并正確識別硬盤的容量,但在使用FDISK分區時FDISK檢測到的硬盤容量不對。故障分析與處理:對于FDISK不能進行的分區,可使用DM軟件或DISKGEN等軟件來對硬盤進行分區。因為FDISK不支持大容量硬盤,而DM軟件或DISKGEN等軟件則沒有這種容量限制。
3、硬盤有壞道無法分區:故障現象:一塊硬盤無法進行分區,進行磁盤掃描程序時也不能通過。故障分析與處理:估計應該是硬盤存在壞道造成的。如果壞道現象不嚴重,可通過Partition Magic軟件將其屏蔽,如果壞道較多,建議更換硬盤。
4、未激活硬盤主引導區故障:故障現象:一塊硬盤在進行分區,使用format C;/S命令格式化硬盤后,用硬盤啟動電腦時出現“Invalid Specification”的提示。故障分析與處理:應該是對硬盤進行分區時沒有激活硬盤的主分區造成的。只需要使用DOS系統盤啟動電腦后,重新運行FDISK命令,激活硬盤的主分區即可。
5、解決硬盤引導區損壞的故障:故障現象:一臺電腦無法正常啟動,無論是通過軟驅、光驅還是硬盤,在啟動時硬盤燈都是長亮狀態。故障分析與處理:進入BIOS后發現,BIOS可正確檢測到硬盤的參數,估計硬盤應該沒有損壞,將硬盤作為從盤連接到其他電腦上后,啟動電腦進入到DOS操作系統,用dir命令可查看到故障硬盤的目錄和文件,看來硬盤的分區表也沒有損壞,估計不能引導操作系統是因為硬盤的引導區遭破壞造成的。用sys命令向故障硬盤的C盤傳送引導文件后,再將故障硬盤單獨接在電腦上。重新開機后系統能正常進入操作系統,故障排除。
6、硬盤零磁道損壞故障:故障現象:電腦在啟動時出現故障,無法引導操作系統,系統提示“TRACK 0 BAD”(零磁道損壞)。故障分析與處理:由于硬盤的零磁道包含了許多信息,如果零磁道損壞,硬盤就會無法正常使用。遇到這種情況可將硬盤的零磁道變成其他的磁道來代替使用。如通過諾頓工具包DOS下的中文PUN8.0工具來修復硬盤的零磁道,然后格式化硬盤即可正常使用。
7、處理硬盤的壞道:故障現象:系統運行磁盤掃描程序后,提示發現有壞道。故障分析與處理:磁盤出現的壞道只有兩種,一種是邏輯壞道,也就是非常關機或運行一些程序時出錯導致系統將某個扇區標識出來,這樣的壞道由于是軟件因素造成的且可以通過軟件方式進行修復,因此稱為邏輯壞道;另一種是物理壞道,是由于硬盤盤面上有雜點或磁頭將磁盤表面劃傷造成的壞道,由于這種壞道是由于硬件因素造成的且不可修復,因此稱為物理壞道。對于硬盤的邏輯壞道,在一般情況下通過Windows操作系統的Scandisk命令修復,也可以利用其他工具軟件來對硬盤進行掃描,甚至可用低級格式化的試為修復硬盤的邏輯壞道,清除引導區病毒等,但低格對硬盤極為損傷,建議不要采用這種方式。對于硬盤的物理壞道,一般是通過分區軟件將硬盤的物理壞道分在一個區中,并將這個區域屏蔽,以防止磁頭再次讀寫這個區域,造成壞道擴散。不過對于有物理損傷的硬盤,建議將其更換,因為硬盤出現物理損傷表明硬盤的壽命也不長了。
8、解決硬盤的物理壞道:故障現象:一塊20GB的硬盤分為3個區,C盤4個G,D盤6個G,剩余的空間分配為E盤。最近出現故障,每次在啟動電腦的時候都會運行磁盤掃描程序掃描D盤,而且在掃描到10%時就停止不前了,跳過磁盤掃描程序后電腦能正常使用。故障分析與處理:應該是硬盤有物理壞道造成的。由于硬盤的物理壞道一般不能修復,所以處理硬盤物理壞道最好將其屏蔽。可用Windows 98系統啟動盤啟動電腦,運行fdisk命令對硬盤重新進行分區,還是將C盤分為4個G,并劃分1.4個G的空間為D盤(由于磁盤掃描程序是檢測到原來D盤的10%左右時不能通過的,所以可大概計算出壞扇區的位置在硬盤的4+(20-4)×10%=5.6G處),然后劃分500MB空間為E盤(為了將整個壞扇區都包括在一個單獨的分區中,所以將壞扇區的空間分的大一點)。劃分4個G左右為F盤,最后將剩余的空間劃分為G盤。空間劃分好后,將劃分出來的500M空間所在E盤刪除掉,以后硬盤的磁頭就不會再訪問這個區域了。對硬盤的分區完成后,重新啟動電腦對硬盤進行格式化操作后,就可以安裝操作系統了。在安裝好Windows操作系統后,可通過Partition Magic軟件將原來劃分的D盤和F盤合并成一個分區。這樣,硬盤的物理壞道就被軟件屏蔽了。
新文章:
- CentOS7下圖形配置網絡的方法
- CentOS 7如何添加刪除用戶
- 如何解決centos7雙系統后丟失windows啟動項
- CentOS單網卡如何批量添加不同IP段
- CentOS下iconv命令的介紹
- Centos7 SSH密鑰登陸及密碼密鑰雙重驗證詳解
- CentOS 7.1添加刪除用戶的方法
- CentOS查找/掃描局域網打印機IP講解
- CentOS7使用hostapd實現無AP模式的詳解
- su命令不能切換root的解決方法
- 解決VMware下CentOS7網絡重啟出錯
- 解決Centos7雙系統后丟失windows啟動項
- CentOS下如何避免文件覆蓋
- CentOS7和CentOS6系統有什么不同呢
- Centos 6.6默認iptable規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