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頭信息含義
添加時間:2010-11-15
添加:
admin
HTTP 頭信息解釋
1. Accept:告訴 WEB 服務器自己接受什么介質類型,*/* 表示任何類型,type/* 表示該類型下的所有子類型,type/sub-type。
2. Accept-Charset: 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字符集
Accept-Encoding: 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編碼方法,通常指定壓縮方法,是否支持壓縮,支持什么壓縮方法(gzip,deflate)
Accept-Language::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語言 語言跟字符集的區別:中文是語言,中文有多種字符集,比如 big5,gb2312,gbk 等等。
3. Accept-Ranges:WEB 服務器表明自己是否接受獲取其某個實體的一部分(比如文件的一部分)的請求。
bytes:表示接受,none:表示不接受。
4. Agent:當代理服務器用自己緩存的實體去響應請求時,用該頭部表明該實體從產生到現在經過多長時間了。
5. Authorization:當客戶端接收到來自 WEB 服務器的 WWW-Authenticate 響應時,用該頭部來回應自己的身份驗證信息給 WEB 服 務器。
6. Cache-Control:請求:no-cache(不要緩存的實體,要求現在從 WEB 服務器去取)
max-age:( 只 接 受 Age 值小于 max-age 值,并且沒有過期的對象)
max-stale:(可以接受過去的對象,但是過期時間必須小于 max-stale 值)
min-fresh:(接受其新鮮生命期大于其當前 Age 跟 min-fresh 值之和的緩存對象) 響應:public(可以用 Cached 內容回應任何用戶) private(只能用緩存內容回應先前請求該內容的那個用戶)
no-cache(可以緩存,但是只有在跟 WEB 服務器驗證了其有效后,才能返回給客戶端)
max-age:(本響應包含的對象的過期時間)
ALL: no-store(不允許緩存)
7. Connection:請求:close(告訴 WEB 服務器或者代理服務器,在完成本次請求的響應后,斷開連接,不要等待本次連接的后續請 求 了 )。
keepalive(告訴 WEB 服務器或者代理服務器,在完成本次請求的響應后,保持連接,等待本次連接的后續請求)。 響應:close( 連 接 已 經 關 閉 )。
keepalive(連接保持著,在等待本次連接的后續請求)。
Keep-Alive:如果瀏覽器請求保持連接,則該頭部表明希望 WEB 服務器保持連接多長時間(秒)。 例如:Keep-Alive:300
8. Content-Encoding:WEB 服務器表明自己使用了什么壓縮方法(gzip,deflate)壓縮響應中的對象。 例如:Content-Encoding:gzip
Content-Language:WEB 服務器告訴瀏覽器自己響應的對象的語言。
Content-Length:WEB 服務器告訴瀏覽器自己響應的對象的長度。 例如:Content-Length: 26012
Content-Range: WEB 服務器表明該響應包含的部分對象為整個對象的哪個部分。 例如:Content-Range: bytes 21010-47021/47022
Content-Type: WEB 服務器告訴瀏覽器自己響應的對象的類型。
例如: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9. ETag:就是一個對象(比如 URL)的標志值,就一個對象而言,比如一個 html 文件,如果被修改了,其 Etag 也會別修改, 所以,ETag 的作用跟 Last-Modified 的作用差不多,主要供 WEB 服務器判斷一個對象是否改變了。
比如前一次請求某個 html 文件時,獲得了其 ETag,當這次又請求這個文件時,瀏覽器就會把先前獲得的 ETag 值發送給
WEB 服務器,然后 WEB 服務器會把這個 ETag 跟該文件的當前 ETag 進行對比,然后就知道這個文件有沒有改變了。
10. Expired:WEB 服務器表明該實體將在什么時候過期,對于過期了的對象,只有在跟 WEB 服務器驗證了其有效性后,才能用來 響應客戶請求。
是 HTTP/1.0 的頭部。
例如:Expires:Sat, 23 May 2009 10:02:12 GMT
11. Host:客戶端指定自己想訪問的 WEB 服務器的域名/IP 地址和端口號。 例如:Host:rss.sina.com.cn
12. If-Match:如果對象的 ETag 沒有改變,其實也就意味著對象沒有改變,才執行請求的動作。
If-None-Match:如果對象的 ETag 改變了,其實也就意味著對象也改變了,才執行請求的動作。
13. If-Modified-Since:如果請求的對象在該頭部指定的時間之后修改了,才執行請求的動作(比如返回對象),否則返回代碼304, 告訴
1. Accept:告訴 WEB 服務器自己接受什么介質類型,*/* 表示任何類型,type/* 表示該類型下的所有子類型,type/sub-type。
2. Accept-Charset: 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字符集
Accept-Encoding: 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編碼方法,通常指定壓縮方法,是否支持壓縮,支持什么壓縮方法(gzip,deflate)
Accept-Language::瀏覽器申明自己接收的語言 語言跟字符集的區別:中文是語言,中文有多種字符集,比如 big5,gb2312,gbk 等等。
3. Accept-Ranges:WEB 服務器表明自己是否接受獲取其某個實體的一部分(比如文件的一部分)的請求。
bytes:表示接受,none:表示不接受。
4. Agent:當代理服務器用自己緩存的實體去響應請求時,用該頭部表明該實體從產生到現在經過多長時間了。
5. Authorization:當客戶端接收到來自 WEB 服務器的 WWW-Authenticate 響應時,用該頭部來回應自己的身份驗證信息給 WEB 服 務器。
6. Cache-Control:請求:no-cache(不要緩存的實體,要求現在從 WEB 服務器去取)
max-age:( 只 接 受 Age 值小于 max-age 值,并且沒有過期的對象)
max-stale:(可以接受過去的對象,但是過期時間必須小于 max-stale 值)
min-fresh:(接受其新鮮生命期大于其當前 Age 跟 min-fresh 值之和的緩存對象) 響應:public(可以用 Cached 內容回應任何用戶) private(只能用緩存內容回應先前請求該內容的那個用戶)
no-cache(可以緩存,但是只有在跟 WEB 服務器驗證了其有效后,才能返回給客戶端)
max-age:(本響應包含的對象的過期時間)
ALL: no-store(不允許緩存)
7. Connection:請求:close(告訴 WEB 服務器或者代理服務器,在完成本次請求的響應后,斷開連接,不要等待本次連接的后續請 求 了 )。
keepalive(告訴 WEB 服務器或者代理服務器,在完成本次請求的響應后,保持連接,等待本次連接的后續請求)。 響應:close( 連 接 已 經 關 閉 )。
keepalive(連接保持著,在等待本次連接的后續請求)。
Keep-Alive:如果瀏覽器請求保持連接,則該頭部表明希望 WEB 服務器保持連接多長時間(秒)。 例如:Keep-Alive:300
8. Content-Encoding:WEB 服務器表明自己使用了什么壓縮方法(gzip,deflate)壓縮響應中的對象。 例如:Content-Encoding:gzip
Content-Language:WEB 服務器告訴瀏覽器自己響應的對象的語言。
Content-Length:WEB 服務器告訴瀏覽器自己響應的對象的長度。 例如:Content-Length: 26012
Content-Range: WEB 服務器表明該響應包含的部分對象為整個對象的哪個部分。 例如:Content-Range: bytes 21010-47021/47022
Content-Type: WEB 服務器告訴瀏覽器自己響應的對象的類型。
例如: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9. ETag:就是一個對象(比如 URL)的標志值,就一個對象而言,比如一個 html 文件,如果被修改了,其 Etag 也會別修改, 所以,ETag 的作用跟 Last-Modified 的作用差不多,主要供 WEB 服務器判斷一個對象是否改變了。
比如前一次請求某個 html 文件時,獲得了其 ETag,當這次又請求這個文件時,瀏覽器就會把先前獲得的 ETag 值發送給
WEB 服務器,然后 WEB 服務器會把這個 ETag 跟該文件的當前 ETag 進行對比,然后就知道這個文件有沒有改變了。
10. Expired:WEB 服務器表明該實體將在什么時候過期,對于過期了的對象,只有在跟 WEB 服務器驗證了其有效性后,才能用來 響應客戶請求。
是 HTTP/1.0 的頭部。
例如:Expires:Sat, 23 May 2009 10:02:12 GMT
11. Host:客戶端指定自己想訪問的 WEB 服務器的域名/IP 地址和端口號。 例如:Host:rss.sina.com.cn
12. If-Match:如果對象的 ETag 沒有改變,其實也就意味著對象沒有改變,才執行請求的動作。
If-None-Match:如果對象的 ETag 改變了,其實也就意味著對象也改變了,才執行請求的動作。
13. If-Modified-Since:如果請求的對象在該頭部指定的時間之后修改了,才執行請求的動作(比如返回對象),否則返回代碼304, 告訴
新文章:
- CentOS7下圖形配置網絡的方法
- CentOS 7如何添加刪除用戶
- 如何解決centos7雙系統后丟失windows啟動項
- CentOS單網卡如何批量添加不同IP段
- CentOS下iconv命令的介紹
- Centos7 SSH密鑰登陸及密碼密鑰雙重驗證詳解
- CentOS 7.1添加刪除用戶的方法
- CentOS查找/掃描局域網打印機IP講解
- CentOS7使用hostapd實現無AP模式的詳解
- su命令不能切換root的解決方法
- 解決VMware下CentOS7網絡重啟出錯
- 解決Centos7雙系統后丟失windows啟動項
- CentOS下如何避免文件覆蓋
- CentOS7和CentOS6系統有什么不同呢
- Centos 6.6默認iptable規則詳解